为弘扬“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加强青年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与实践,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特别是那些需要特殊关爱的儿童,沧州交通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团于2024年9月26日至12月18日期间,每周定期走进黄骅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充满爱心与创造力的志愿活动。
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分团分别于一期、二期生活区定期举办“心手相连,圆梦助航”捐献助梦主题志愿活动。本活动以关爱与助人为核心,通过回收捐赠物资,所获款项支持特殊教育学校的日常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献出一份爱心。
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分团累积收到了大量爱心物资,包括书籍、纸箱、衣物和瓶罐等。志愿者对同学们捐赠的废品进行分类整理,称重、回收后转化为有用资金。随后前往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相关活动。

在特殊教育学校,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使用纸板和环保材料创作军事主题的坦克模型,宣扬爱国主义。在裁剪、粘贴和涂色的过程中,志愿者们耐心讲述历史,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志愿者们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给予关爱与鼓励,让他们在温暖的氛围中感受到深深的支持与关怀。

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制作了与红军长征相关的手工艺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在五颜六色的卡纸和橡皮泥中,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在制作的同时,还讲述革命先辈如何克服长征途中的种种困难,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长征的艰辛与困苦,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每一件手工艺品背后,都蕴藏着对历史的理解与对红色文化的敬仰。


剪纸活动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展开,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创作了富有创意的纸艺作品。在活动中,孩子们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巧,如对称剪裁、图案设计和细节处理。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每周周二和周三,志愿者们定期为孩子们授课,帮助他们在创作中不断进步。剪纸活动不仅是动手实践,更是心灵的交流。志愿者们耐心倾听孩子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找到自信与成就感。


志愿者们每周二和周三组织刺绣课程,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帮助孩子们从最初的生疏逐步掌握技巧,逐渐变得熟练。随着一针一线的织入,他们不仅在实践中感受到了手工艺的独特魅力,还逐渐熟悉了针法技巧、线条搭配以及细节处理等关键要素。

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和爱心的活动,孩子们不仅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掌握了许多实用的手工艺技能。无论是手工制作、红军长征的再现,还是剪纸与刺绣的传统文化体验,每一项活动都潜移默化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民族自豪感。这些成长的瞬间,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分团将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持续开展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儿童送去温暖与关怀。